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
『轉貼』Centro de artes escénicas de Taipei (Taiwan): Propuesta de NL Architects
今天在freakARQ(ESTAB的同學)的Blog上看到的文章"Centro de artes escénicas de Taipei (Taiwan): Propuesta de NL Architects (原文連結)"順便練習一下西文。有別於台灣媒體所一致報導的OMA 事務所,原來還有其他的提案呀!雖然我對整個開發案保持質疑的態度,例如:
1.蓋一個新的劇場真的人民就會有文化水平畫成等號。
2.台北市政府對外一致口徑:台灣缺少大型表演場所。比不上新加坡、我家、你家...etc。我真的不知道人民一個月進去幾次這麼大型的劇場勒?有誰去過『牯嶺街小劇場』?
3.然後 台北市市場管理處 把士林夜市放在旁邊蓋好的 士林市場改建工程 的 地上一樓到地下三樓!!天才呀...
先看由另一個建築師:NL Architects 工作室(Pieter Bannenberg, Walter van Dijk, Kamiel Klaasse)所提案的 台北藝術表演中心 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企圖建立一個具有真實公共性格的建築物,在量體裡面不同高度上『鑽出』具有穿透性的空間。這一個計畫的本質:此建築物量體是用來提供行人停留、流動的立體空間。
在室內的廣場(也是建築物的一部分)是一個開放的空間,允許都市活動自由穿越其中,同時也可以抵擋外在的氣候變化。偶然的大眾都市劇場向大眾一直保持開放,匯集這一些空間,準確的在三層機能中定義出一個都市量體。建築物安置四個高度,每一個高度都是不同的,隱藏在各種垂直動線或主要機能裡。
這一種類型的高度同時也提供了在比鄰近建築物更高的小瞭望臺,可以提共城市美好的景色。
三個主要的機能分佈在不同的高度上。Proscenium Playhouse 舞台坐落在高度最寬的建築物為主要大廳。Multiform Theatre 座落在它之前,但是有多變的高程。Grand Theater 這裡是主要的複合舞台,分佈在主要的橫向結構,浮在的開放大廣場。另外,建築物的空間還包括了其他的機能:圖書館、住宿、餐廳。
在建築物理移動的方式可以透過:電梯、室內和室外樓梯,手扶梯。任何在建築物內的個體都可以得到空間利用多變的高度。這一些電梯,想像用來運輸舞台(廣場)的元素和大型的公共物品。如此一來可以透過垂直和水平的移動,和充分的利用各個座落在室內和舞台的功能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上個月在ESTAB 有 TOYO ITO的演講,最後的壓軸就是台中的劇院。當ITO說出"台灣 台中"和介紹澆灌的技術和2m高模型時,真的有一些為台灣驕傲...
但是,個人覺得如果是為了滿足我的驕傲而花35億,我想任何有錢的老爸都會打斷這不成材的不肖子吧!!
也許有人說:有了這偉大的建築物可以吸引觀光,這收益是超過想像的...etc。
那我想反問你:如果大家不是建築相關的從業人員。外國觀光客安排一條觀光路線是先到台北看這一個表演場、看101,然後到台中看ITO設計的台中大歌劇院 郝龍斌說,
這樣的吸引力有多大??
另一個重點:劇場裡的表演是啥勒?
難道像郝大帥說的:觀光業者及表演團體再三向市府反映,北市除2廳院外,根本沒有足夠的表演場館,使得觀光客在台北市的夜間生活很難安排,因此才決定興建「台北藝術中心」。
問我的話,我一定說:晚上...當然是士林夜市的吸引力大呀!!
而士林夜市,一個吸引千萬日本、香港觀光客的熱門景點。居然要放在一個狗屁倒灶的地上一樓道地下三樓!!
再叫一聲...天才呀~~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