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

以經濟角度檢視『台灣建築』的未來...(III)

台灣正處在一個混亂的時間軸!

石器時代混合工業時代在加上資訊時代,好像是如此的理所當然,卻也是衝突不斷。畢竟如同之前所言:『混亂』也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。

建築師除了認真蓋章以外,在台灣建築執業主要有2個方向:

1.專門做公家案子、競圖。
2.和建商配合做商業建築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『專門做公家案子、競圖』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公共建築有太多的枷鎖,在一個『文化』尚未成型的社會,人民對於指標性的建築心中永遠是有遙遠的期待與想像。改變是需要時間的累積...

『台灣的公共建築現在還不在爆點上!』

這結論可以再細分成2個方向:

i.政府部門配合:
公家的案子通常有幾個特色:公共的建築、規模大、種類多。這一些特色應該會讓建築的可能性變多、也變得更有趣。建築師可以嘗試不同的材料和工法。但是,在台灣要和政府部門合作...嗯嗯嗯,政客的水準應該還在石器時期,業務承辦人員當然也被壓抑著。社會的共同價值觀、共同輿論尚未成型,『意識』正在成長中。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強而有力的靠山,也沒有優良的血統,所以『走後門』行不通。因為我們連『門』在哪裡都不知道。就算有機會碰上了,與其將精神浪費在和他們溝通上,還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:例如:賺錢、享受人生、改善社會!

ps.改善社會:現在可以看到的世界大師在公共建築上的努力,帶動新工法、新材料的產生。如果有一個成熟的建築環境這是互相成長的好事。但是,如果這只是一個表象的、華麗的絢麗煙火。自爽的程度必不會比打手槍強多少!

ii.競圖:
這裡強調的是『國際』的競圖。這是很有抱負的目標也值得去發展。但是我相信這是需要時間,更需要培養『資料庫』的。可以看到現在檯面上知名的建築師,表面看起來:名氣越大競圖的成功率也就越高,我並不否認這一個現象,這就是『品牌力量』的一部分。目前台灣的建築師都沒有在培養『建築師的品牌強度』,也就是『資料庫的建立!』在多元的世界,任何一個地區的文化、歷史,任何一個人們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其實都不相同,而且是有深度的,不應該被忽視也不能忽視其中的精彩和差異!在跨文化和跨種族的競圖中,如果想在幾張紙或10分鐘,靠著片面或膚淺的表述來取得成績,那可能是『運氣』成份居多。

成熟的建築師事務所,都應該有一個資料庫部門。一個專門蒐集『人類、文化、種族、流行、事件』的部門。這便是建築師上場打仗的武器!在蒐集一定的規模資料之後,更必須定期或是定量推出書籍、論述。推出的目的:在和世界溝通,表述對各種議題、現象的看法。同時也是推銷自己,推銷品牌。

白話文就是『打廣告』!!

當論述被推上公開而且透明的平台後,『思想』便可以被閱讀。這是一條『品牌的道路』,也是一條長遠的道路。在被閱讀過後的思想,自然較容易在短短的10分鐘競圖中吸引目光。他們早在已經在看圖時就已經閱讀過『這一位』建築師的大腦了。或者說:評審已經被教育了,你已經偷跑了!


另一方式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『和建商配合做商業建築』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身為火車頭產業的建築卻有著最顢頇的腳步。 務實的來看建築,最大宗的需求就是商業建築,不論是:住宅、商場、辦公室或是旅館都屬於這一類型。所以從『商業建築』著手應該是正確的方向,同時也最貼近建築之本 - 人的需求。

建築師在服務建商時,所要提出來了服務是『速度、法規、獲利率』!如果是一個好的『商業建築師』,那通常也可以自己做建商,因為他具有以上的特色。它具有幫建商賺錢的能力,有能力幫建商賺錢,那還不如自己賺。但是前面提過,『資金』是進入的門檻。老問題:我們都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,哪來的資金?

那我們看看有資金的建商在幹麼?因為對命運的不確定感,他們在拜拜,他們在送紅包...

台灣從經濟起飛到現在也有快30年的時間,20~30年前的建商能存活的都已經累積足夠的資金。可惜的是他們對自己成功的理由往往歸咎於『上天的旨意』,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的建築商、營造廠上廟拜拜的比例會比在其他行業裡要高。每一個時代的改變,伴隨的就是『新富』階級,巨大財富也往讓這一些新富階級精神錯亂,而失去判斷力。這就是時代進步斷層中所產生的不穩定性。

現在台灣所看到的建築和消費者的不滿所發現!『家』本來就應該是人們夢想的神聖寄託,但卻是大家『作假』的來源。每一個人的新家幾乎都花了『裝潢費』,在台北20幾坪的住宅隨便也要花個上百萬來裝潢!裝潢的手法就是『包起來』!!請木工師父做櫃子,手路好不好就看貼皮貼的好不好,泥做師傅好不好就看磁磚貼的好不好!這個房子在蓋好後理所當然的還要在化一次裝。生活、質感都沒有在考慮之中。

在工業化提供大量、單一的建築下,成功的解決多數人住的問題。建商的過人之處是在於『資金』的運用而不是技術的發展,畢竟在些年,小小的彈丸之地不值得也不適合開發新的工法或技術!事實上沒有發展新的技術下,建商們也可以獲取到他們理想中的利潤,對他們而言更沒有進步的動力,甚至是更為保守的設計、工法一直持續的被利用。而這20年前的建築技術、建築設計早就無法滿足看過『雜誌』、『出過國』、『做過夢』的消費者了。而技術市場處在工業時期的開端,使得消費者只能用裝潢來完成『家』的夢想。

建築的分眾市場需求已經成熟...

沒有留言: